解决伺服电机工作发热问题
2021-08-17
在伺服电机运行过程中,由于用户操作或者设置问题,使得伺服电机温度过高,从而导致效率变低或者设备损坏等问题,针对这种情况,坤玛机电整理出四条方法,对温度问题进行解决
1、发热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。
电机发热程度主要由电机内部绝缘水平决定。当温度达到130℃以上时,内部绝缘性能开始失效和损坏。当温度没有达到130度以上时,电机不会损坏,机器表面温度可以在90度以下。表面温度70-80度是正常的。几滴水很快汽化,然后是90度以上;当然测温枪也可以用来检测。
2、伺服电机的发热随速度变化。
通过恒流驱动技术的应用,电机可以处于静态和低速状态,电流可以保持相对恒定,从而保持恒定的扭矩输出。当电机的运行速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,电机内部的反电动势就会开始上升,导致电流和转矩逐渐减小。
3、减少电机的铜损和铁损。
要降低电机的铜损和铁损,就要降低电机的发热程度。目前降低铜耗主要有两个方向,降低电阻和电流。所以在选型时,要求尽可能选择电阻小、额定电流小的电机。对于两相电机,可以串联的电机不需要并联。由于细分驱动器的电流波形接近正弦,谐波少,电机发热少。减少铁损的方法并不多,因为电压高低和它有关。高压驱动电机可以改善设备的高速特性,但同时也导致发热问题的加剧。
4、电机发热的影响。
通常来说,电机发热不影响电机寿命,所以大部分客户并不关注电机发热的程度。但是严重发烧还是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。比如电机中各部件的热膨胀系数不同,导致结构应力变化,内部气隙微小变化,会影响电机的动态响应,高速时容易失步。
由于电流波形接近正弦,谐波少,电机发热少。降低铁损的方法并不多,电压等级与铁损有关,需要选择合适的驱动电压等级,同时还要考虑高速、稳定、发热、噪声等因素。
(坤玛机电供应各品牌伺服电机 点击查看)